|
U.C.0092年12月22日,化名夏亚·阿兹纳布(Char·Aznable)的吉恩之父吉恩·戴肯之子加斯巴尔·戴肯掀起的第二次Neo Zeon战【**】争!联邦政府高官约翰·鲍恩(Jhon·Bauer)重组外围独立部队隆德·贝尔(Londo Bell)与之对抗,却惧怕重蹈提坦斯(Titans)的覆辙,对隆德·贝尔的军力多加限制,这使得隆德·贝尔在与新吉恩的作战中更为被动。一度包括隆德·贝尔MS部队队长,昔日的超级皇牌机师阿姆罗·利只能配属RGZ-91 Re-GZ使用。
作为应对,隆德·贝尔指挥官布莱德·诺亚巧妙运作权限范围的资金,委托月面都市冯·布朗的A.E.公司,由奥拓巴·莎朗(October·Saran)为主设计师,机师阿姆罗一同开发其专用的新型机。设计回归机动步兵与NT用的初衷,适应MS战术应用,并且兼顾整备与量产化的通用需求。其产物就是A.E.公司旗下第11台Gundam Type MS,被赋予ν之名的RX-93 ν Gundam。
从“夏亚叛乱”伊始,新吉恩军就一直掌握着战【**】争的主动权,战局一度被认为可能将会长期化,储备次期战力也获得包括高层在内的一致同意。考虑到隆德·贝尔采取以围绕阿姆罗为中心的MS战术,除了争取更多预算来配备一般机师也能驾驶的「量产型ν」以外,对阿姆罗的专用机也有数个强化计划。其中就有A.E.公司计划次期开发的ν Gundam改良型RX-93-ν2 Hi-ν Gundam;以及ν Gundam结合“FSWS技术”配备复合积增装甲的攻防力增强型FA-93HWS 2 Gundam Heavy Weapons System和讲究进一步提升火力的强化型RX-93DFF ν Gundam Double Fin Funnel。
RX-93DFF ν Gundam Double Fin Funnel机如其名,该机的在ν Gundam的标配6枚AEV/PFF93AR翼状感应炮的Fin Funnel背包基础上,取消了光束军刀(Beam Saber)的搭载接驳口,增设了另外的6枚翼状感应炮,从而将Fin Funnel总搭载数增加至12枚。这得益于机体本身应用的精神骨架(Psycommu Frame)的效能,大幅提升了New Type机师脑波传达率。拥有12枚Fin Funnel的ν Gundam几乎已经有着不亚于一个中队的MS火力,而结合阿姆罗·利这样的高阶NT的操作,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由于隆德·贝尔的MS数量和质量上与新吉恩并不占优势,双方都通常采取精锐搭载SFS的强行突袭。根据历战的经验,阿姆罗·利上尉所驾驶的RX-93 ν Gundam通常扮演着撕开敌方防线之利剑的角色,甚至需要挑战拥有I.Field的大型单位。为此,RX-93DFF ν Gundam Double Fin Funnel的主武器升级为能够在点射、连射、照射三种模式下切换的试作光束步枪(Beam Rifle)。面对战舰等大型目标,可以使用战舰级功率的点射给予直击;在与MS交战时则扫射御敌;如果遇到拥有I.Field则采取聚焦照射给予重创。通过极大的发挥阿姆罗·利上尉和RX-93 ν Gundam的最大战术价值,给后续部队作战减轻压力。
从工业设计角度来看,RX-93DFF ν Gundam Double Fin Funnel属于最为简单的火力叠加主义的产物。本身不存在极高的技术含量。考虑到整备用部件与机体3比1的配比,该计划相较其他两个方案反而成为最机会迅速运用的方案。但Double Fin Funnel的运用势必会给机师造成几何级上升的负担,无论从精神还是肉体上会带来如何的副作用都是未知。
U.C.0093年,第二次Neo Zeon战【**】争突然以“AXIS的奇迹”戛然而止,阿姆罗·利与ν Gundam也一同失踪。反观与A.E.自主继续进行开发更强的ν Gundam为目标的RX-93-ν2 Hi-ν Gundam和联邦军所需要的「量产型ν」RX-94 Mass Produced ν Gundam不同,RX-93DFF ν Gundam Double Fin Funnel存在的意义彻底丧失,再也没有被提起!
|
|